找到相关内容36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龙树辩破方法的商榷——从汉译(中论颂)之论六根与因果说起

    龙树辩破方法的商榷——从汉译(中论颂)之论六根与因果说起  廖明活  一  以龙树为首的中观教学,一向以善破知名。例如作为中观学派本门教典的“中论颂”,其极大部分章节,便都是用在批判常识、外学与...程度如何,则罕有进一步的评定。此乃为拙文尝试要做的工作。以下我们以“中论颂”之论六根及因果为例,条别出龙树辩破方法的一些特色及其可商榷之地方。于此两问题,我们都是首先胪列龙树主要论据所在的颂文,次而大体...

    廖明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12665647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顿教与渐教,渐教是由修小乘断六根,修中乘断一念无明,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;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,破无始无明;由小中大是为渐教,顿教指小乘中乘皆非,直修大乘,是名顿教,是否?

      问:顿教与渐教,渐教是由修小乘断六根,修中乘断一念无明,但六根与一念是不能永断的;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随一根,破无始无明;由小中大是为渐教,顿教指小乘中乘皆非,直修大乘,是名顿教,是否? (南京法一和尚)   月溪禅师答:是。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51071094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六根门头一真人,朝朝暮暮伴随君;可惜诸君不相识,害得永劫受苦轮。”这四句法义,请慈悲开导!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这是历代祖师的开悟法语,六根即是眼耳鼻舌身意,真人即是佛性(梵语buddha-dhatu)也。   佛性不离人,人不离佛性,当下处于六根门头,出出入入,不分昼夜二六时中,早晚与君长相左右,君欢欣得意,佛性亦欢欣得意;君忧悲苦恼,佛性亦随之忧悲苦恼,施为动作,语默动静,莫不打成一片,只可惜诸君却不认识佛性,让佛性广造三业(梵语trini-karmani),因业沉沦而受苦,害得永劫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295712061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有错否?

    rdquo;孟子曰: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”可想见古人读书之慎重也。佛亦云依法不依人;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,断六根断一念无明,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,为害不浅。以上的见解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5014211026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“一尘不染”做何解释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尘(梵语artha),新译作境,境界。指六根感觉而缘虑之对象、对境。佛教称色、声、香、味、 触、法六者为六根之尘,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 、意为六根六根对六尘(梵语sad visayah)而生六识,若根尘相对六识清净无垢,称为一尘不染。后世援用此一佛家语,转以形容东西之洁净,行为境地之清净,为官之清廉等。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03541257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般若心经云:“无眼耳鼻舌身意”,然则盲聋喑哑之人,念佛岂不是较容易达成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心经所言:无眼耳鼻舌身意,是指六根无自性空之意思,若能当下证悟六根空性,即能转凡入圣 ,不受生死轮迥之苦,并不是没有眼睛、没有耳朵、没有鼻子、没有舌头、没有身体、没有意念 ,如果修行离开六根,就无从修起,无从证悟,何以故?离六根不可得,离六根空性亦不可得,六根即是空,空(梵语sunya)即是六根,佛法在如此正见中得以证道,非离六根别有空可修可证。   然而盲聋喑哑之人,当下是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531212561.html
  • 传喜法师答:念佛怎样更好的摄心?

    问: 念佛怎样更好的摄心? 传喜法师答: 大势至菩萨《念佛圆通章》里面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什么东西都摄六根啊?转识成智才能都摄六根,不是在识上面。没有了达智慧,还在识里面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就是这六识。 怎么样都摄六根呢?用智才能都摄六根,所以不是识上用功,是智上的功夫,智的修行。智本身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的,所以不假方便,自得心开,因为不二的。智本身就是无量光、无量寿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传喜法师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1/19252934405.html
  • 月溪禅师答:用一念无明破无始无明,出于何种经典?哪些祖师的开示?

    念无明,若将一念无明断了,用谁去破?一念无明一起,就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是不能断的,断了又起,起了又断,经云:众生生死轮转,由六根中来,若免生死,还是要用六根,若用六根中无论那一根来破无明,譬如钻火,两木相因,火出木尽,灰飞烟灭,无始无明一破,见了佛性,我们一念无明、六根通通要变为佛性,如经云:五阴(色受想行识),六入(眼耳鼻舌身意),十二处(加色声香味触法),十八界(加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...

    月溪禅师

    月溪禅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3481310946.html
  • 李炳南答:怎样才能达到念佛三昧境界?

    问: 怎样才能达到念佛三昧境界?它的表现和效用怎么样? 李炳南答: 只有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持之以恒,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日子。它的表现只有自己才知道,它的效用就是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    李炳南

    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11/14133818803.html
  • “念佛三昧”的修法——印光大师开示

    一起念,即有声。自己的耳,听自己心里的声,仍然明明了了。《楞严经》大势至菩萨云: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得三摩地,斯为第一,注重在听。六根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心,即意根。口,即舌根。听,即耳根。心念,口念,耳听,此三根一摄,眼也不会东张西望,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,身也不敢放逸懈怠,故名都摄六根。都摄六根而念,自无污杂妄念,故名净念。净念,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,故名净念相继。能净念相继,久而久之,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576377.html